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

概述:脂溢性角化病又名皮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老年疣(senile wart)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良性表皮增生性肿瘤。几乎所有老年人均或多或少患有此种损害。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本病常见于30岁以上患者,几乎所有老年人均或多或少患有此种损害。

病因

病因:病因尚不明。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有时有家族史,说明本病有遗传倾向。由于本病呈疣状外观,提示其病因可能与人类乳头瘤有关,但经反复研究,并未发现病毒与本病发生的证据。表皮生长因子被涉及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疹外观,伴发各种各样的内脏恶性肿瘤,黑棘皮病以及其他表皮增生现象均提示肿瘤衍生的循环生长因子可能与这些皮损的发病机制有关,但迄今尚无确定证据。黑色素细胞增生常见于脂溢性角化病。也提示黑色素细胞与黑色素细胞衍生的生长因子,可能在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发展上起到某种作用,但也未证实。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本病常见于30岁以上患者,皮损开始为一个或多数扁平界限清楚的浅褐色或褐色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呈天鹅绒样到轻度疣状,以后缓慢增大,数目增多,颜色变深,呈褐黑色甚至黑色疣状丘疹或斑块,直径不超过3cm,表面附有油腻性鳞屑,故称脂溢性角化病。不少损害表面可见角栓,皮损可发生于除黏膜掌跖以外的任何部位.但以颜面和躯干中部最多见。皮损通常不自行消退,呈良性经过,恶变者极少。

并发症

并发症:可因反复摩擦刺激而发生类症、破溃、出血、结痂和不规则增生。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本病组织病理呈多种不同的表现。通常分6型,即角化型、棘层肥厚型、菌落型、腺样型、刺激型和黑棘皮型。同一损害中,常见不止一型的上述类型。
    上述各型均有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与乳头瘤样增生。绝大多数病例,棘层肥厚完全是由于肿瘤向上伸展,因此肿瘤下端平坦,与两端正常皮肤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为本病组织病理上的特点。增生的瘤组织由鳞状细胞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前者与正常表皮中所见的鳞状细胞相同,而后者比正常基底层细胞小,胞核相对较大。兹将上述六型分述如下:
    1.棘层肥厚型  为本病最常见的类型,角化过度和乳头瘤病常轻,但表皮显著增厚。有些病例中增厚的表皮虽然只包绕着狭窄的乳头。另一些病例则可见由增厚、交织的表皮细胞索围绕结缔组织岛而构成的网状外观。可见很多角质凹陷在横切面上表现为许多假性角囊肿。此外亦见呈骤然而完全角化的真囊肿,在显著增厚的表皮中,基底细胞的数目超过鳞状表皮。此型黑色素含量较正常者多。
    2.过度角化型  也称指状或锯齿型,角化过度和乳头瘤样增殖明显,但棘层肥厚不大明显。很多表面被覆表皮的真皮乳头,向上呈指状伸展,好像教堂的屋顶。表皮大部分由鳞状表皮组成,但到处可见小簇基底样细胞,一般无大量黑色素。
    3.腺样型  表皮呈许多细的表皮细胞束从表皮伸向真皮并分支和交织,很多束仅由双层基底样细胞组成。纯网状损害无角质囊肿和假角质囊肿。但腺样型也常伴有棘层肥厚型,后者常见角质囊肿和假角质囊肿,腺样型的基底样细胞常见明显色素增加。
    4.菌落型  表皮内有极显著的细胞巢,后者在有些病例中因胞核小而深染,只在少数部位见到细胞间桥,而与基底细胞上皮瘤的病灶相似。有些病例细胞巢则由有明显细胞间桥的相当大的细胞构成。
    5.刺激型  此型特点为出现很多由许多排列成洋葱状的嗜酸性扁平鳞状细胞构成的鳞状旋涡或鳞状珠。因此像分化低的角化珠。但这些鳞状旋涡,小而数目多,呈限界性而易与鳞状细胞癌的角珠区别。此外,刺激型脂溢性角化病可向下增长,超过非刺激型通常所见的水平分界线。
    6.黑棘皮瘤型  为脂溢性角化病的一种相当罕见的组织学类型,损害内散布有很多充满黑色素的大黑色素细胞。银染色这些细胞有大的树枝状突,并含有相当量的黑色素,而角质形成细胞几乎不含任何黑色素。本型不同于通常的色素性脂溢性角化病,后者仅有少数黑色素细胞,黑色素几乎完全位于角质形成细胞内。

诊断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黑色素瘤  易与孤立性黑色脂溢性角化病混淆。黑色素瘤表面光滑,外观轻度浸润而非疣状,组织病理可以确诊。
    2.光化性角化病  通常为红斑性,表面明显粗糙,轻度鳞屑,无油腻性鳞屑。皮损界限不清。最常发生于曝光区,特别是颜面和手背,多见于皮肤白晳的患者,组织病理可鉴别。
    3.痣细胞痣  表面光滑不呈疣状,无脂溢性鳞屑,组织病理可鉴别。
    4.老年性雀斑样痣  皮损位于日晒部位,故亦称日光性雀斑样痣,为大小不等的浅褐或深褐色斑,不高出皮面,与脂溢性角化病早期损害相似,但脂溢性角化病临床上角化明显,略高出皮肤,可有脂溢性鳞屑,组织病理不同,可以区别。
    5.色素性基底细胞癌  形状不规则,具有珍珠状卷曲边缘,表皮薄而发亮,可有毛细血管扩张,中央凹陷或呈溃疡。组织病理有特征。

治疗

治疗:一般不需治疗,必要时可用液氮冷冻治疗,一般15~20s。特别适合于损害数目多者。亦可用刮除法,最好先用液氮喷冻,使组织变碎而易于刮除,一般不留瘢痕。此外亦可酌情选用激光或电灼疗法。诊断可疑时,可手术切除活检。

预后

预后:皮损通常不自行消退,呈良性经过,恶变者极少。

预防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